回顾中国共产党治理新疆的光辉历程,中国共产党始终领导新疆走向光明与进步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我们党治疆的经验,不断深化对治疆规律的认识和把握,形成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。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是引领新疆工作守正创新、胜利前进的强大武器,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、发生历史性变革作出了决定性贡献。
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,事关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大局。回顾中国共产党治理新疆的光辉历程,不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,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,中国共产党始终领导新疆走向光明与进步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我们党治疆的经验,不断深化对治疆规律的认识和把握,形成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。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科学引领下,新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,经济发展持续向好,民族团结宗教和睦,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稳步向前推进,各族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显著增强。
中国共产党与新疆和平解放
新疆的解放发展关系到占国土六分之一的这片广袤土地的未来命运。和平解放新疆是中国共产党运用政治智慧、团结各族群众、维护国家统一的生动写照。
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思想启蒙和组织建设。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,已经认识到新疆作为边疆多民族地区对中国革命的特殊作用。1922年7月,党的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,其中涉及新疆问题。1928年7月,党的六大审议并通过了《关于民族问题的决议》,认为中国境内少数民族的问题,对于革命有重大意义。1930年秋,共产国际从苏联派遣联共党员进入新疆地区开展相关活动。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开始,受党中央派遣,俞秀松、陈云、陈潭秋、毛泽民、林基路等一批优秀的共产党员奔赴新疆开展工作,他们广泛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,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,有力地扩大党的影响力,将《新疆日报》办成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阵地,他们投身于教育事业,培养各族青年走上革命道路,使其受到先进思想的熏陶,积极追求进步,动员群众团结起来同反动落后势力展开斗争。
中国共产党把和平解放新疆纳入战略全局。基于全国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形势和新疆历史与现状,1949年3月,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,党中央对解放新疆问题作出了周密部署。新中国成立前夕,毛泽东同志把和平解放新疆纳入战略全局统筹谋划,指出“新疆已不是战争问题,而是和平解决的问题”,并提出了“解决新疆问题的关键是我党和维吾尔族的紧密合作”的方针。1949年10月,毛泽东致电彭德怀时着重强调:“人民解放军只有和维吾尔族(以及其他各族)建立兄弟般的关系,才有可能建设人民民主的新疆。”明确了依靠当地各族群众、深化民族团结的基本工作路线。
高超的政治智慧与统一战线实践。党中央高度重视发挥党的政策引领和爱国民主人士的重要作用。1949年8月,党中央委派邓力群以联络员身份赴疆,设立“力群电台”通讯站,为促成国民党新疆警备总司令陶峙岳、新疆省政府主席包尔汉等人和平起义创造了有利条件。张治中以其特殊身份积极响应党的号召,致电陶峙岳、包尔汉,劝导他们率部起义。在党的感召和多方共同努力下,1949年9月25日、26日,陶峙岳、包尔汉发布起义通电,新疆宣告和平解放。为巩固胜利成果,1949年10月,遵照党中央、毛主席指示,王震将军率军穿过沙漠戈壁挺进新疆,将五星红旗插遍天山南北。中国共产党人积极促成新疆和平解放,为此后中国共产党的治疆实践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和社会基础。1949年11月初,中共中央新疆分局正式成立,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领导机构。
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疆改革与建设成就
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制度变革与初步建设。新疆和平解放初期,面临着极其艰巨的发展任务。中国共产党充分考量新疆的特殊区情,采取了一系列差别化、渐进式的治理政策。一是土地改革与农业合作化。1950年,党中央针对新疆民族和宗教的特点,一切工作必须慎重稳进;1952年9月至1953年12月,新疆农业区逐步开展土地改革,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,使广大贫苦农民首次获得了土地所有权,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。1956年底,新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,确立了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。此后,新疆农业在集体化道路上不断探索,大搞农田水利建设,使新疆农业生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。二是现代工业体系实现从无到有。新疆和平解放初期,现代工业几乎处于空白状态。在“一五”计划期间(从1953年到1957年),国家投资援建了乌鲁木齐电厂、八一钢铁厂、独山子石油矿区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,初步构建了现代工业框架。1957年10月完成对畜牧业的社会主义改造,同年12月,完成了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,为传统手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型奠定了基础。在能源领域,1955年,新中国第一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诞生,为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能源保障。三是建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。1954年,遵照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,驻新疆人民解放军大部集体就地转业,正式组建“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”,履行着屯垦戍边的光荣使命,在天山南北的戈壁荒滩和边疆沿线开垦荒原、兴修水利、创建国有农牧团场,成为新疆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。
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经济转型与全面进步。一是改善民生。党中央将调整生产关系作为突破口,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,坚持西部大开发与对口支援机制协同发力,全方位加速基础设施建设,这一系列改革举措为新疆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和制度保障。同时,通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,传承与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,逐步健全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,初步建立全民医保制度等,切实将改革成果转化为各族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。二是优化产业结构。改革开放初期,通过培育特色优势产业,建成全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与优质的畜牧产品基地,逐步构建起涵盖煤炭、石油、电力、冶金和轻纺等为特色的工业生产体系。三是发挥区位优势。1990年,国务院批准开放阿拉山口口岸,新疆对外开放迈入新的发展阶段。1992年,党中央进一步将伊宁、塔城、博乐等城市列为沿边开放城市,设立边境经济合作区,赋予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,边境贸易呈现蓬勃发展态势,新疆逐渐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。四是维护社会稳定。新疆各级党委和政府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,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,尊重和保障各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,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,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,推进“三个离不开”思想在各族群众心中扎根。这一时期,新疆依法严厉打击民族分裂活动和非法宗教活动,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。
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开创治疆新局面
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疆工作,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、亲自部署、亲自推动,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,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,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,主持召开第二次、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,在2022年7月12日至15日亲临新疆视察时,习近平总书记对聚焦新疆工作总目标、推动事关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作出战略部署,就做好新形势下新疆工作提出一系列新思想、新观点、新要求,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。在2023年8月26日听取自治区和兵团工作汇报时,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新疆在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定位,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建设美丽新疆,并对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提出了明确要求。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是引领新疆工作守正创新、胜利前进的强大武器,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、发生历史性变革作出了决定性贡献。
坚持依法治疆,保持社会大局持续稳定长期稳定。新疆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,高举社会主义法治旗帜,深入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,民主法治建设持续深化。坚决打击暴恐犯罪,保持对“三股势力”高压态势,持续推进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,反制裁反干涉精准实施,全面提升人权法治化保障水平,筑牢稳定的法治基础。坚持把抓基层、打基础作为稳疆安疆的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,社会治理效能明显提升。
坚持团结稳疆,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深入推进。新疆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有形有感有效系统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,积极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有效平台,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厚植“中华民族一家亲”的思想根基。加快构建互嵌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,通过完善城镇规划、加强政策激励引导等方式,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、共建共享、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。坚持兵地一盘棋,重大基础设施同步建设,全面推进兵地经济、社会、文化、生态文明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、干部人才等方面的融合发展。
坚持文化润疆,文化发展成效显著。新疆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,以增强认同感为目标,扎实推进文化润疆,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、管理权、话语权,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牢中华民族历史观,铸牢中国心、中华魂。做实做细文化润疆各项工作,创作推出了一批文艺精品力作,文化艺术创作繁荣发展,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,文旅产业加快发展。深入推进青少年“筑基”工程,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、教书育人全过程,巩固各级各类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全覆盖成果,不断提高各族群众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。
坚持富民兴疆,推动新疆高质量发展。新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立足区位优势,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,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创新高地,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,系统构建具有资源禀赋、区位优势与产业基础特色的产业集群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,就业不断改善,教育事业全方位发展,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健全优化,社会保障网进一步织密扎牢,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加强与援疆省市的结对共建,推动疆内外各族群众跨区域流动。
坚持长期建疆,夯实新疆长治久安的根基。新疆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,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、保障高水平安全,更好担负起推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时代重任。全面推进从严治党,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、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,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,依纪依法查处了一批腐败案件和“两面人”,净化了政治生态。
在新的时代条件下,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,坚持从战略上审视和谋划新疆工作,坚持把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新疆工作总目标,坚持以凝聚人心为根本,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,坚持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坚持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,坚持加强党对新疆工作的领导,谱写出更为壮丽的中国式现代化新疆篇章。(孙秀玲,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;范江玲,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)

刊发截图
来源:《兵团日报》2025年9月22日第06版